2.短诗五首.ppt

返回 相似
2.短诗五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2.短诗五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2.短诗五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2.短诗五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2.短诗五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短诗五首 1 结合诗歌写作背景 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 分析诗歌的语言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 对比阅读这几首诗 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学习目标 月夜 沈尹默 新课导入 1918年1月 新青年 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 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 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 月夜 赫然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讲 正是因了这首诗的存在 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那么 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 沈尹默 1883 1971 原名君默 杰出的学者 诗人 书法家 五四 运动时期 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 和鲁迅 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 新青年 杂志 代表作 月夜 落叶 三弦 等 走近作者 1917年 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 最混乱的年代 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 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 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 新 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 即思想的现代性 追求 科学 与 民主 人的个体的觉醒 思想解放 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写作背景 概而言之 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 是没有 我 指独立存在的意识 的 除了屈原 只有在新诗中 我 才大量出现 例如这首 月夜 因此 月夜 便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 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诗歌诵读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 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 我 并排站立着 充满了美的意蕴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 看似是纪实 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 但这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 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和主旨的理解 象征意义 这首诗反映了 五四 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 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树 象征着古老的观念 传统 稳健 根基深厚 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 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 是挣脱 是倔强 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主旨 在严寒下不妥协 在孤独中不退缩 这首诗表现了 五四 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 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萧红墓畔口占 戴望舒 戴望舒 1905 1950 现代著名诗人 1929年4月 出版第一本诗集 我的记忆 其中 雨巷 传诵一时 因此而有 雨巷诗人 之誉 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 在狱中写下 狱中题壁 我用残损的手掌 等待 等著名诗篇 走近作者 萧红 1911 1942 原名张迺莹 身世坎坷而创作成就很大的现代女性作家 萧红老家在黑龙江省呼兰县 她很早就从东北逃亡进关 辗转呼号 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 用自己的笔投入了抗日的洪流 1935年发表成名作 生死场 晚期的主要作品有 呼兰河传 相关介绍 戴望舒与萧红友情深厚 1940年1月 二人在香港首次晤面 却是一见如故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 萧红生病却得不到正常的治疗 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 年仅31岁 这对于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 自然是一个极大的刺激 这首诗是戴望舒在被日本人抓走放出来后拜谒萧红墓时所作 口占 说明这是出口吟成 诗歌诵读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朗读诗歌 体会诗中的情感表达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诗歌赏析 六小时 说明时间之长 长途 说明距离之远 强调 六小时 和 长途 是写实 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 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 是诗篇最主要的感情色调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 墓畔 而说 头边 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 希望她仍然活着 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我等待着 长夜漫漫 长夜漫漫 写出这种 等待 的漫长 痛苦 难以忍受 也隐喻萧红的生命 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 窒息的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 字 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人天永隔 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 听 海涛闲话 海陪伴着逝者 虽仍然不免寂寞 而灵魂却超然静观 从容安详 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本诗语言朴素 洗练又富于质感 充满暗示 情感表现沉静 克制 而又深挚 平淡中见深厚 委婉中渗透出激情 是戴望舒一生中最优秀的诗篇之一 课堂小结 品味新诗的美 板书设计 月夜 意境美 沙扬娜拉 语言美 萧红墓畔口占 情感美 断章 卞之琳 卞之琳 1910 2000 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 现当代诗人 汉园三诗人 之一 文学评论家 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走近作者 本诗选自卞之琳的 鱼目集 写于1935年10月 是诗人的重要代表作 据诗人自己说 这首诗本来是一首诗中的四句 因只有这四句诗人感到满意才保留下来 自成一篇 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 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 写作背景 诗歌诵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虽短 却有很多意象 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请你找出来 诗人在刹那的观赏中提炼出的意象 站在桥上的你 楼上看风景的人 桥 楼 明月 窗子 诗歌赏析 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 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 这四个画面又有什么联系呢 前两个画面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 桥上 楼上 这两个地点 却因为 看风景 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窗子与梦互不相关 却在 装饰 这一点上又产生了联系 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 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 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 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 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人可以看风景 也可以成为风景 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 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 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 互相依存 息息相关 人与人之间 物与物之间 不论自觉与不自觉 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优秀诗作的深层意蕴是不可穷尽的 具有多个层面 不同层面之间又互相交织与折射 从而使诗歌衍生出不同的含义来 不同的读者读同一首诗 由于生活环境 文化传统 艺术观念 鉴赏心境等的不同 会形成不同的审美期待 产生全然不同的发现 风雨吟 芦荻 诗歌诵读 风中大地卷来雨中大地卷来郊原如海房舍如舟我有年轻的舵手的忧怀在大地的海上 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 如 卷 海 舟 等 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风雨中的 大地 卷来 气势十足 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 大地上的 房舍 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 诗歌赏析 我 面对 大地的海 忧思满怀 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 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开头两句 卷 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卷 这个动词极为生动 描绘出了 大地 的动荡 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颇有气势的冲过来的动态 这里的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还有什么象征意义 大地 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它们不仅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 对于 我 这样一个 年轻 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 舵手 来说 它们也象征着 人生 的坎坷与遭遇 这首诗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这里的遭受 风雨 侵袭的 大地 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 这样来说 风雨 又有了更深层次的涵义 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面对这样的 大地 我 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我 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 面对苦难中的祖国 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 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 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课文这五首短诗 举例说说新诗的 新 指的是哪些方面 在形式上 不拘平仄 不拘长短 没有字数规定 在韵律上 押韵比较松散 没有严格规定 但是一般还是遵循一定的韵脚 如 沙扬娜拉 中的 柔 羞 愁 风雨 中的 来 海 怀 等 在语言上 以白话写诗 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 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 并吸收国外新语法 如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霜风呼呼的吹着 等 语言散文化 观念上 追求个性与独立 强调作者主体性情 情感与见解 如 月夜 断章 风雨 等 板书设计 断章 哲理 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 象征 风雨大地我 泥土 鲁藜 走近作者 鲁藜 1914 1999 原名许图地 福建同安人 鲁藜是 七月诗派 的代表 他的诗充满爱国主义激情 为海内外广大读者所喜爱 他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 发表震撼诗坛的 延安组诗 被誉为 传遍世界的福音 鲁藜的诗是从时代的战斗烈火中锤炼出来的 他对生活与斗争抱着思索和寻求的态度 希望投身到火热的现实斗争中去 表现了一种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 写作背景 他的名作 泥土 写在抗日战争后期 鼓吹的是一种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人生态度 阐发的是一种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理念 影响过几代人 革命烈士张志新和公仆楷模孔繁森都将它奉为座右铭 诗歌诵读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朗读诗歌 思考 泥土 和 珍珠 是两个看起来根本不相干的事物 诗人把这两个意象揉合在一起 它们各自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诗歌赏析 泥土 是普通的标记 而 珍珠 光泽诱人 价值昂贵 则是一种高贵的代表 当你把自己看成是一颗珍珠的时候 你就会时时显出你的高贵 对一些平凡的事就会不屑一顾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表现了 泥土 的淳厚 无私 平凡 珍珠和泥土也分别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世界观 这首诗写于抗战后期 结合写作背景 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诗人讥讽那些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的人 无情地鞭挞了在民族危亡 国难日蹙时刻 竟置民族 阶级利益于不顾的市侩主义者和自私 高傲的个人主义者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 是诗人所高度赞美的 把自己当作泥土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的自我献身精神 张自忠 通过对这首诗的理解 你觉得我们现在学习这首诗 有什么现实意义 此诗中 作者拿 珍珠 和 泥土 作比 实质是告诫人们 对待现实生活应有正确态度 不要自视特殊 而要甘于平凡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把自己当作 珍珠 他们刚学会一点本事 就觉得自己了不起 一旦理想和现实有巨大的反差时 就会怨天尤人 这种自视甚高的人 必然就会步入人生的误区 只有甘于平凡 甘于牺牲 甘做人民大众神圣事业上的铺路泥土 这样 他的人生价值才会得以实现 才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做出像珍珠一样闪闪发光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