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教学设计 .doc

返回 相似
浪淘沙教学设计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浪淘沙教学设计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浪淘沙教学设计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科目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年级 六年级 课题 课题 第六单元 18 古诗三首 浪涛沙其一 学校 学校 小厂乡中心学校 课型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课时 1 课时 执教 执教 杨爱玲杨爱玲 主备人 主备人 备课组成员 备课组成员 日期 日期 2023 年 10 月 18 日 教材分析及教材分析及 说明说明 浪淘沙 其一 的作者是刘禹锡 前两句歌咏黄河起笔极具气魄 既写 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 又写出了其裹挟黄沙 奔腾而来的气势 后两句中 诗人由景色联想到黄河与天河相同的典故 又联系自身 进而驰骋浪漫的想 象 表现出逆流而上 直冲云霄的豪迈气概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感悟和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 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根据课文特点 在设计教学时 我以 朗诵 为主线 在教学中抓住 景象语言情感志向 进行教学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教学总总目标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背通古诗 2 读懂 浪淘沙 体会黄河宏伟壮观的景象 感受古诗意境 3 借助对诗人的生平了解 结合诗句想象画面 体会古诗境 教学重教学重难难点点 1 重点 引导学生慷慨激昂的朗诵 浪淘沙 这首诗 感受古诗意境 2 难点 借助对诗人的生平了解 结合诗句想象画面 体会古诗意境 课前课前准备准备 相关资料 课件 课时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课时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背通古诗 2 读懂 浪淘沙 体会黄河宏伟壮观的景象 感受古诗意境 3 借助对诗人的生平了解 结合诗句想象画面 体会古诗境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 激趣导入激趣导入 一 情境导入 1 出示与黄河相关诗句 引入描写黄河诗句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2 学生齐读朗诵 精讲释疑精讲释疑 二 有滋有味地读 一 聆听范读 整体感知 1 学生听范读 2 学生自由朗读 浪淘沙 3 通过齐读 指名读 合作朗读等多种方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 二 知诗人 解诗题 1 介绍诗人刘禹锡 2 理解诗题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 白居易 其形式为七言绝句 后又用为词牌名 浪淘 波浪淘洗 三 入情入境体诗意 1 课件出示诗句 体会诗人的语言 作者驻足黄河边 凝望着黄河水 他看 到了 想到了 2 集体订正 学生学习感悟 教师总结 作家顾随曾说过 诗是表现自己的 思想 感情 感觉 3 仔细揣摩诗歌的写作背景 了解其思想 诗人是在表现自己 四 再读古诗 悟诗情 学生再次齐声朗诵 浪淘沙 体会诗中表现诗人逆流而上 直冲九霄的英 雄气概 巩固提高巩固提高 五 拓展延伸 同学们 在生活中 你是否也遇到过不顺心的事呢 学了这一首古诗 你 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 预设 面对生活中不顺心 不如意的事 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不轻言放 弃 敢于逆流而上 迎难而上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这节课 我们欣赏了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 浪淘沙 古人用他们的 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川河流 用他们饱含深情的语言写下了无数千古不朽的 名篇 课余请大家再收集有关的古诗读一读 去领略中华民族特有的古诗古 韵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看到 黄河 浪涛风簸 浪淘沙 其一 万里沙 豪迈气概 想到 直上银河去 牵牛织女家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亮点 不足 改进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