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doc
曩宋中学 一 三 六 生本课堂教学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导学案 生本 合作 高效 课题 课题 2 12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实验 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提高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并学会初步的研究方法 2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 通过探究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并乐于探索自然界中蕴含的道理 二 前置作业 自主预习二 前置作业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 29 页 30 页内容 完成下列填空 1 声传播的快慢用 描述 比如声音在 15 OC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 s 它的物理意义是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的距离是 m 2 声速是表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 的物理量 一般情况下在 中最 快 中较快 中最慢 3 回声是指 的现象 4 人们能分辨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为大于 s 三 课堂探究 小组讨论 三 课堂探究 小组讨论 分析下列小资料 讨论声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你的答案是 四 教师点拨 四 教师点拨 1 在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时候 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开展横向对比 纵向对比 得出结论的能力 如对不同温度下空气中声速进行对比 对同一温度下不同介质 中声速进行对比 从而可以得出多个结论 2 在对比得出结论时 还应注意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实验方法的运用 五 课堂跟踪练习 五 课堂跟踪练习 1 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A 发声体振动的幅度 B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C 传播声音的介质 D 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 2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 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 下列关于声的说法 错误 的是 A 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 说明空气可以传声 B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 说明水能传声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v m s 1 空气 0 331 海水 25 1531 空气 15 340 冰 3230 空气 25 346 铜 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25 1324 铝 棒 5000 水 常温 1500 铁 棒 5200 主备人 王宝升 备课组成员 杨静 王爱昌 周如昌 王宝升 审核 杨静 曩宋中学 一 三 六 生本课堂教学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学科导学案 生本 合作 高效 C 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 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 你会听到 1 次敲击声 D 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 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3 我们距离障碍物至少 米远才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设当时空气的温 度为 15 4 我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 我们听不到回声的原因 A 老师讲课的声音太小 B 回声太小 听不到 C 老师讲课的声音根本没有回声 D 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 六 课堂小结 知识归纳六 课堂小结 知识归纳 七 课后作业 七 课后作业 1 黄河大合唱 歌词中的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这里 吼 叫 咆哮 的声源分别是 2 在铁管的一端敲击 在另一端会听到 次声音 若装满水的铁管 在另 一端又会听到 次声音 3 东林书院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 但在月 球上必须使用无线电通讯设备 这说明 4 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介质 v m s 1 介质 v m s 1 水 5 1 450 冰 3 230 水 15 1 470 软橡胶 常温 40 50 水 20 1 480 软木 500 海水 25 1 531 铁 棒 5 200 1 分析表格中的信息 推断 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 依据是 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 依据是 2 设海水温度为 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 经过 2 s 后收到回波 根据公式s 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m 5 2008 年 9 月 25 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宇航员翟志刚在飞船内 可直接与刘伯明 景海鹏对话 但在飞船外工作时 图 必须 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 原因是 A 太空中噪声太大 B 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 太空是真空 不能传声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 播 6 小明在河边钓鱼时 小华突然打了一个喷嚏把将要上钩的鱼吓跑了 此现象 说明 A 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B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C 声音在水中传播速度 大 D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